(三十六)重重誨勉
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說:“我告訴了你們這個五惡、五痛、五燒輾轉相生因果輪回的道理。若還有人敢于犯此五惡,必當遭到惡果所報,或者其人今世就得現報,先被病惡禍及,痛苦不堪,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,讓大眾都得見這惡行惡報的下場。或者其人在壽終之后,墮入三惡趣中,憂愁痛苦,酷刑荼毒,自業之火,炙灼自身;與他在生之世結的冤家對頭共處一地,互相傷害殘殺,從很小的摩擦開始,愈演愈烈,最終釀成重災大禍。”
“上述兩種惡報都是由于生之世貪得無厭,積斂錢財,無羞無恥,沉溺色情,不肯以財物布施窮人,只求自己快樂和欲望得到滿足,不管所行之事的是非曲直。由癡欲貪婪之心所迫使,損人利己,不擇手段與人爭利,爭得的富貴榮華,只是一時的快意,不愿忍辱修習,不能修善積德,威風權勢沒有幾天長久,隨即便磨滅殆盡。天理昭然,自會觀察審視到其人所為。其人自感罪行敗露,驚惶失措,將孤獨地墮入惡道之中。從古到今有不少這方面的例子。痛心啊,真使人痛心!”
“你們聽我說了這些法教,應對這其中道理深思熟慮,各自端守奉行教法,終身不要有片刻懈怠。尊重阿羅漢等修行人,敬愛行善好施的大居士,仁義慈悲,博愛眾生,當求濟度世間有情之道,拔除斷滅生死和各種惡的根源。如這樣作,則必將脫離三惡道的憂愁、恐怖、苦痛。你們作善事,首先得作什么?首先應當自行端正身心,端正耳、目、口、鼻。身心潔凈,與善便可相照應。不要順逐嗜好欲望,不要造下諸種惡業,語言面容應當溫柔和藹,自身及行為應當專誠瑞正。一舉一動,一言一行,都應當安祥沉靜,從容不迫。做事倉卒慌忙,必將失敗與后悔,一招不慎,便會喪失其修習了許久的功夫德行。”
(《無量壽經》夏蓮居會集本:(三十六)重重誨勉)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ww9997dd.com/post/67.html
轉載聲明:本站發布文章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