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nav id="4cemw"><acronym id="4cemw"></acronym></nav>
  • <acronym id="4cemw"><cite id="4cemw"></cite></acronym>
    無量壽經

    無量壽經原文,無量壽經白話文

    黃念祖居士《無量壽經講座》16集

    admin    2020-02-27    1973

      “與大比丘”,與是共同之義。表佛與大眾同在一會之中。“比丘”。依佛戒出家的男子,叫做比丘。比丘是梵語,含有三義:⑴乞士。乞是乞求之義,現指乞食乞法。出家的人依佛戒律,不經營貯積謀求生活,故以乞食(討飯吃)來維持生命。所以“萬緣放下,一意清修,乞食養身”。要一些吃的來養身。進一步還須要乞求妙法,尋師求道,露宿風餐,詢求妙法,期成圣果,來修養自心。⑵破惡。指能破煩惱,用守戒來防止身行的過失,破除邪惡的東西,習定來消除自心的亂動,用正慧來觀察(破煩惱之惡。生氣是煩惱,憂愁是煩惱,歡喜也是煩惱),使心悟解,能破見惑與思惑,二惑盡消,超出三界。⑶怖魔。讓魔恐怖。《涅槃經》說:“魔性垢弊,忌他勝己,見彼勝己,故懷恐怖。又懼其人,多化眾生,同出生死,空其境界,故生恐怖。”“垢”是惡。魔就是妒忌障礙,最不喜歡別人超過自己,看見有人超過自己他就害怕。由于比丘能破惡,魔就恐怖,認為這個人不但超出我的管轄區,而且他教化我的眷屬徒眾和我遠離,都跟著他走了,我的群眾少了,隊伍就衰了,使我宮殿形同虛設,所以心中驚怖。若人出家受戒,地行夜叉就唱,誰誰誰受戒了,空中夜叉聽到接著唱,以致聲聞到欲界六天,魔聽到心里很恐怖。


      “大比丘”的“大”字含三義:大、多、勝。⑴大者《凈影》云:“曠備高德,過于近學,故名為大。”“曠”是空曠、廣曠之義。有多德很廣,然而不以此自居,很謙虛,是曠備高德。“超過近學”,超過一切淺學之人,所以叫做大。⑵多者,內典(佛教)外籍(像孔子學說等),無不博通,非寡解也,不是知道的很窄,所以就是多。⑶勝者,超過余學,九十六種外道之上。所以“大比丘”的“大”字很重要,是指回小向大的比丘。從原發的只求自覺的小乘心,發展為普度無量無邊一切眾生殊勝廣大、無上的覺他大愿;從原先的小乘回轉到趨向大乘,從行聲聞道變成行菩薩道,這就是回小向大。參與法會的一萬二千比丘,都已發起大乘心,正在行菩薩道,所以叫做大比丘。嘉祥師說:生大解,破大惡,證大果,叫做“大”。《佛地論》又有三義:所謂“大”者,一、最極利根,根性最利了,就是波羅蜜多種性,是要到彼岸的。涅槃是彼岸,生死是此岸,煩惱是中流。現在許多人修法他不能到彼岸。這個耶穌教、回教、道教,最高是生天。生了天還是在此岸,在生死輪回之中。非想非非想天,最高的天壽八萬劫,八萬劫過后心里又動了,慢慢起來,還是要回到輪回中來。二、得到無學果位,已證阿羅漢。三、證果后更趨向大乘菩提。以上三義,稱之為“大”。由上可見大比丘是德高望重,回小向大的比丘,乃比丘眾中的尊宿。


      “萬二千人俱”,標比丘人數。日本《會疏》說:“諸經多標千二百五十人。今經(《無量壽經》)與《法華經》標萬二千人,蓋是出世本懷,一代盛會,故十方大德皆云集乎。”因為佛出世的本懷,希有的盛大法會,十方的大德都來了,也正表所說的經法,正是本師世尊久蘊在心中,欲說而未能說的真實心要。這兩部經典都是開權顯實,都是大白牛車,都是每人衣底久有的寶珠,都是佛的知見,所以參會法眾盛大希有。


      “一切大圣,神通已達”。達就是證。這兩句贊嘆大比丘的德。“一切”就是普遍都在內了,贊嘆為“大圣”。《嘉祥疏》說:“游心空理,隱顯難測,故稱圣人。”“游心空理”,心之所在,都是契合于空理。“隱顯難測”,圣人之心,凡夫沒有法子解。所以常常問:什么是祖師息來意?凡夫沒法子測,所以稱為圣人。日《會疏》說:“初果以上,悉名圣者。以究竟大阿羅漢,故名大圣。亦可雖外現聲聞,內秘菩薩之行,故名大圣。”初果以上,都叫做圣者。因為都是究竟果位的阿羅漢,所以叫大圣。再有,很多大阿羅漢在佛的左右,都是已經證佛位的人,助釋迦牟尼佛來弘化。所以外面所現的是阿羅漢、聲聞,而實際都是大菩薩、甚至于佛,像須菩提等等都是佛的顯現。《凈影疏》說:“大有兩義:一位高名大,一德勝名大。會正為圣。”在眾中位也高、德也勝。綜上可見,從德而言,是契合于空理。阿羅漢都證到了我空。“會合正道”,得到初步的涅槃,叫做圣;從位而言,小乘初果以上可以叫做圣人,但須回小向大,行菩薩道,直趨佛果者,是名究竟大阿羅漢,方能稱大圣。又他方世界佛菩薩權巧示現,表面是聲聞,實際早證大果,也稱大圣。


      “神通已達”,“神通”,身、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宿命及漏盡六通。“神”是不測之義,非思惟所能測。“通”是沒有障礙。又隋朝慧遠大師《凈影疏》說:“神通”已達,嘆其德勝。所為的很神異,所以名為“神”。因為它神異,凡情所不能達。“無壅”,沒有壅礙叫做“通”。壅,堵塞、堵住,就不通了。我們眼睛本來是通達的,耳朵本來也是通達的,但是我們自己把它障礙住了,所以看也不過就看幾十里遠,所看也不過就是一段段的光譜,太長太短都看不見了,種種都是如此有障礙了。“達”者,嘉祥大師《嘉祥疏》說:“達者言證,證六通三明等是也。”所謂神通已達,就是證到神通了。阿難當時只證初果,沒有得漏盡通,要到四果才證漏盡故,為什么也列在“神通已達”的大圣之內呢?《凈影疏》解釋說:“阿難是增上利根,雖居學地,而成無上勝妙功德。故曰大圣。于神通中,解了畢竟,亦名已達。”說阿難是特殊利根,雖然還是在學地,沒有證阿羅漢(就是無學地),可是他成就了“無上勝妙功德”,對于神通“解了畢竟,亦名已達”。凈影著眼點有二:一是阿難成就了無上的勝妙功德,他能憶持佛所說一切經法,又在今經里能問妙諦,佛就稱贊說:“一切含靈,皆因汝問而得度脫”。從佛說法以后,都因為你這個問,而使一切的眾生都得到度脫之法。二是于神通雖然沒有全證,但是他“解了畢竟”,已徹底了達,從果知因,所以也可以稱為神通已達。再者,阿難正是方才提到的大權示現的人物。根據密教《胎藏界曼陀羅鈔三》說:“阿難密號集法金剛”。在密教中,金剛是現威猛相的佛,可見阿難之本早已是法身大士,阿難在教中,集結經藏;在禪宗,繼承迦葉,成為二祖;在密教,把世尊預囑傳付之法,轉授密教教主蓮花生大士。可以這樣說,佛教能傳下來,首先是依靠阿難傳承圣法,這是多么勝妙的神通。阿難在里頭完全是當之無愧。


      以下列舉大比丘中幾位年高望重、四眾欽仰的大德作為代表:


      首先是“尊者憍陳如”。“尊者”,梵語是阿梨耶,翻為華文是“尊者”、“圣者”之義,是智德具尊的人,這是對阿羅漢的尊稱。《凈影疏》說:“有德可尊,故曰尊者。”《會疏》說:“尊謂尊貴,有德可貴,故曰尊者。”“憍陳如”全名是“阿若憍陳如”。憍陳如是姓,華語火器,因他的祖先是婆羅門,祀奉火神,所以家族用祀神的火器當作姓。阿若是名,翻為“了本際”、“解本際”。本際的解釋是“每人本有的實際”,即是人人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,也就是真心、佛性。于此有所開解了達,就是阿若的原意;或者說“已知”、“無知”,無知不是沒有知,是知道“無”這個涵義。《凈影》解釋說:“阿之言無,若之言智,證無成智(是從無證入,成就了智慧),故曰無智。‘無’是一切諸法本性(實際理體。本來無一物,不受一塵),名為本際。于此本際知見明了,名了本際。”憍陳如是佛最初轉法輪度化的五比丘之一,他首先悟道。《法華文句》說:“是釋迦法中第一弟子。”第一個悟道的。《增一阿含經》中,佛稱之為“是我聲聞中第一弟子”,也是第一。并稱贊他:“寬仁(寬大的仁德)博識(廣博的知識),善能勸化,將養圣眾(培育同修證入初果到四果圣位),不失威儀(嚴持戒律,所以在行住坐臥中能保持威儀,作大眾的模范)。”憍陳如在經中名列第一,他的實德也正是世尊門下比丘四眾的第一,恰好暗示:凡能聽到信受本經的人,都是釋迦牟尼佛法中的第一弟子。也包括在座的諸位。在本經〈非是小乘品〉說:“得聞阿彌陀佛名號,能生一念喜愛之心,皈依瞻禮,如說修行……當知此人,非是小乘,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。”所以能信受這個法門的,都是釋迦牟尼佛法中的第一弟子。再者,最令人感動的是,憍陳如過去生中即是《金剛經》中的“歌利王”,他污蔑忍辱仙人(本師因地的一生)引誘婦女,并且用節節支解(把身體割成一一小段)來殘酷迫害仙人。但是世尊真實平等,冤親普度,就是這個歌利王成為第一個得度的弟子,并且在弟子中列名為第一。世尊的大智、大慈、大恩、大德,令人衷心欽仰,刻骨銘心,永劫頂戴,無有變易。


      “尊者舍利弗”。舍利的意思是一種鳥——鹙鷺。他的母親長得非常端正,眼睛像鹙鷺,大家就用鹙鷺來形容他的母親。“弗”是子的意思,她的兒子所以稱為舍利弗,就是鹙鷺子。也叫做珠子,拿珠子來形容他母親的眼睛。又叫身子,因為他母親身子很端正。舍利弗在佛的弟子中是智慧第一。母親懷著這個孩子的時候,跟人家辯論都能勝過余人,并且能勝過她兄弟俱絺羅(俱絺羅很有學問,后來也成佛的弟子,證阿羅漢)。舍利弗八歲就登外道的講座對大眾說法,十六歲到各國去游說。他說法弘揚,辯論無雙。他學佛之后,七日之內遍達佛法,智慧第一。本經所要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(見《阿彌陀經》),只有是大智慧的人才能夠深信不疑,所以在憍陳如之后就是舍利弗。


      “尊者大目犍連”。大目犍連也就是摩訶目犍連。目犍連是他的姓,可以譯為贊誦、采菽,萊菔根等等。他們這一族里頭出家的人很多,對于他加一個大字,稱為大目犍連。他的名字是拘律陀,本是樹名。他的父親是宰相,從拘律陀樹神那兒求子得了兒子,就把樹名作為兒子的名字了。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。《智度論》說舍利弗是智慧第一,目犍連是神足第一。舍利弗在佛的右面,目犍連在佛的左面。他的神通很大,曾把一城的釋迦牟尼佛的本家托到天上去避戰禍。阿羅漢都有降龍伏虎、顛倒日月等種種神通,但他是其中拔尖的人物,最為第一。


      “尊者迦葉”。迦葉也是姓,這個姓翻譯為“龜”或“飲光”,名字叫畢波羅,也是樹的名字,也是父母向樹神祈禱得子,而把樹的名字作為兒子的名字。因為他智大、德大、心大,所以稱為大迦葉。也因佛弟子中有三個迦葉,而尊者的年歲最大,所以稱為大迦葉。再有,他是大富長者之子,很有錢,但是他不但能夠舍,還修苦行,為佛菩薩所稱贊,所以稱他為大迦葉。迦葉翻為龜,因為祖先學道,曾有靈龜負仙圖的瑞象,所以這一族就叫做龜氏。又叫做飲光,因為上古有仙人名為飲光,迦葉族是他的后代,所以用飲光來作姓。又因在毗婆尸佛的時候,尊者是一個煉金的師傅,他一時要為佛像貼金,但他的金子還缺少一點,不能把像貼滿。當時有一個貧女,恰好有這一點金子,貧女就布施了這一點,正好使他補足了,來莊嚴佛像。從這以來九十一劫,這兩個人都是身如黃金,光色顯耀,好像月明星稀,他們身體很光,別的光就不顯了,所以稱他為飲光。他在佛弟子中是頭陀行第一。頭陀行我在《大經解》里引了十二種,現在只舉兩種:一是過了中午不但不吃飯,而且不喝漿,連水都不喝了;二是不睡覺,但坐不臥。老了之后,釋迦牟尼佛說:你已經老了,別這么苦修了。但他還是堅持。佛很贊嘆他沒有想求安逸的心,并說:有頭陀行,我法就久存。頭陀的意思就翻為抖擻,抖擻有去掉的意思,抖擻這些塵勞煩惱。但是更應當注意的是,大迦葉是傳佛心印的初祖。在《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》里,梵王到了靈山,拿金色缽羅花獻佛,舍身為座。用自己身體作床座,請佛坐在他身上說法。你看這是一個梵天的天子,對于佛法卻是這樣的恭敬(咱們的二祖,雪都沒過了小腿還站那不動,達摩還認為他不誠懇。他把胳膊砍斷,為了求法)。佛就登座拈起梵天所獻的花給大家看,大家莫名其妙,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;只有迦葉領會佛心,十分慶幸,不覺笑了出來。佛就宣說: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,囑咐摩訶迦葉。”這就是世尊傳心的拈花公案。世尊拈花,迦葉微笑,大法心印傳付已畢。正法的眼藏,涅槃圣德的妙心,實相無相的微妙法門,一齊付囑給大迦葉,于是迦葉成為禪宗初祖。迦葉獨佩法王正印,涅槃等經多有旁證。《涅槃經》說:佛將涅槃,諸比丘再三請佛住世。佛說,你們不要再說這樣的話,我所有的“無上正法”都已經付囑給大迦葉,他為充當你們的大依止。所以將來對于經典,你們都莫衷一是的時候,就問迦葉,經典的解釋權在大迦葉那兒。只有得佛心印的人,才有解釋權。這個文字,可以這么講,可以那么講;可以體會的深,可以體會的淺。“傳佛心印”,只能打個比方,你在銀行存了一百萬,你要取錢,光填個單子,不會給你,他要看你的印鑒,印鑒對了就付錢。“心印”就是這個譬喻。這就是禪宗第一條拈花微笑公案,傳心給迦葉成為初祖,阿難成為二祖。你看初祖、二祖都在這法會上,阿難是當機。之后二十八傳到達摩,到了中國,第六傳傳到六祖。禪宗在中國大盛,確實是大放光明。所以把禪宗的初祖擺在這兒,也就表示“禪凈不二”。還有《舍利弗問經》:“我(世尊)尋(就要)涅槃,大迦葉等當共分別為比丘、比丘尼作大依止,如我不異。迦葉傳付阿難。……”又《華首經》,世尊看見迦葉到來,就分半座讓給迦葉,并說:“汝當就此如來半座。”以上的印證,深表法王心印的重要、傳佛心印的禪宗的重要。若是顯明了禪宗,也即是贊揚了凈土。《大集經》稱凈宗為“無上甚妙禪”。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中說:凈宗的一切能所,無一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。世尊付囑給迦葉的,也正是“實相無相微妙法門”。凈土與禪宗從來不是兩物。


      “尊者阿難等,而為上首”。“阿難”,翻成慶喜、歡喜,又可以翻成無染,是白飯王的兒子,佛是凈飯王的兒子,所以他是堂弟,是在佛成道日出生的。凈飯王聽見自己的兒子成佛,又聽見宮中生子,所以非常高興,說:“今天大吉,是歡喜的日子,這個小孩就叫做歡喜吧!”就是阿難的因緣。他在佛的成道日出生,所以佛說法三十年他才當侍者。他隨佛到天宮、龍宮,見到其中極美的婦女,都不生喜愛的念頭,所以又稱為無染。阿難平常是這么好的,還蒙受摩登伽之難。他不是一個登徒子、好色。大家讀《首楞嚴》知道,這就是不明白二種根本——生死根本、涅槃根本。就是修行也墮落為聲聞、緣覺,甚至墮為魔子、魔孫。阿難就是犯這個病,因為不明白這兩種根本,還是免不了摩登伽的難。阿難出家隨侍世尊二十五年,佛所說的他都能夠記得住,一個字不忘。所以《涅槃經》里稱阿難是多聞士。迦葉也稱贊:“佛法大海水,流入阿難心。”所以阿難是多聞第一。


      “等”,因為《魏譯》中列了三十一人,今《會本》只列了上首五個人的名字,所以用等字來概括其余的人。“而為上首”,今稱首座為上首。就是大眾一座的上位,稱為上首。各經的上首人數不一樣。唐玄奘所翻譯的《稱贊凈土佛攝受經》,只列了四個人為上首,舍利弗、目犍連、大迦葉、阿泥律陀。本經列了五個人,是一切大圣,神通已達的大尊者之中的上首。在《密跡金剛力士經》里有這樣的話:“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俱,菩薩八萬四千,一切大圣,神通已達。”是贊菩薩的話。今本經中用來贊嘆聲聞,就表示常隨的圣眾,他們的本地都是證了法身的大士,隱了本地不顯,純是一種恒寂之相,來顯現出聲聞的相。還有他方的圣眾來幫助佛的弘化。所以“一切大圣”,指其本地都是究竟菩提的人。“神通已達”,表示從體起用,游戲神通來到地球上助佛弘化。所以我們知道,所列的聲聞眾,都是大權示現的法身大士,幫助釋迦牟尼佛來開顯凈土。


      以上五人是會中二千人中的上首弟子。所謂了本際,就是了知他久遠的本際,故為首位。真要了了本際了,《楞嚴經》那兩個問題就解決了。所以這個最要緊,擱在第一位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,表示彌陀的佛智、不思議智、不可稱智、大乘廣智、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的深廣沒有邊際。目犍連的神通第一,表極樂國土圣眾可以遍游一切國土,來顯示游戲神通的誓愿。大飲光,顯示彌陀的殊勝光明無不照見,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。慶喜表示聞名歡喜,所以“聞佛名號,至心信樂,心心回向,乃至十念”,都可以往生。第十八愿“十念都生”,沒有說絕食,所以那位加上絕食能往生,這樣不合適。就是要念到最后,都能度脫,所以歡喜。再有,迦葉是宗門初祖,阿難是二祖,憍陳如表當人的本際,舍利弗表眾生本有的智慧,目犍連就是眾生本有的神通。飲光正好像百丈的話:“靈光獨耀,迥脫根塵。”開悟后你的靈光獨耀!“獨”,無侶,光明獨耀。“迥脫根塵”,迥然超脫于六根、六塵。慶喜表開悟后慶快生平,痛快!這一生參學事畢歡喜無量,心心相繼,所以一部大經,也就是付法傳心。《大集經》說:“若人但念阿彌陀,是即無上深妙禪。”這個道理,很多參禪的人不大懂。所以參禪的人不信凈土,古人就說:“管保老兄欠悟在。”那就表明老兄悟的還不夠。所以一句名號,直顯本來面目,一聲佛號一聲心,佛號就是你的心。這是圓教的道理,僅僅限于頓教還不能理解。所以一句佛號,“唯佛與佛乃能究竟”,只有佛跟佛才能徹底了解。有人說念佛是淺,只能說他自己淺。于此薦得,在這個地方能夠破,才能稱得上是帶角之虎。但當驀直念去,就是無上的深妙禪。無論定中念、散中念,都功不唐捐。


      再有,本經先列聲聞后是菩薩。據《佛地論》說:“先說聲聞,后說菩薩。聲聞眾者,近對世尊,親受化故。又諸聲聞,常隨佛故,形同佛故。”為什么呢?聲聞眾都是在佛旁邊的,離佛最近,親受教化。而且聲聞最莊嚴,都是現比丘相,因為常隨佛,形象都是三衣缽具,跟佛的形象相似,所以先列聲聞后列菩薩。


      “又有普賢菩薩”。“菩薩”,全稱是“摩訶菩提質帝薩埵”;“摩訶”翻為“大”;“菩提”翻為“道”;“質帝”是“心”;“薩埵”是“眾生”或“有情”。這個名號全翻過來就是“大道心眾生”,簡稱為“菩提薩埵”。“菩提”是覺悟,涵義就是覺有情。佛所證的是覺,無明還沒有盡就叫做有情,要使有情的覺悟都同于佛,就是覺有情,這就是菩薩。所以覺有情就是“菩薩”兩個字的涵義。為什么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呢?《清涼疏》(清涼是國師,是華嚴宗和凈土宗的祖師)說菩薩有四種“大”:“一者愿大(有大志愿),求大菩提故。二者行大,(要廣利眾生)二利成就故。三者時大,經三無數劫故(可以經過無量數劫,來度化眾生而無疲厭)。四者德大,具足一乘諸功德故。”不是一般的功德,一乘的功德,一乘就是《法華》的一佛乘,具足一佛乘度一切眾生都成佛的種種功德,因此稱為大道心。《法華》指出六大,就是信大法、解大義、發大心、趨大果、修大行、證大道。具足六大叫做大道心。


      “普賢”也可名“遍吉”。《清涼疏》說有三種普賢:⑴位前普賢。就是發起了于普賢十大行愿相同的大菩提心。所以修佛法先要發菩提心。必須先要明白菩提心是什么?現在有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菩提心。凈土宗三輩往生的人,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。如果你只是專念沒有發菩提心,就像是自行車只有一個輪子,鳥只有一個翅膀。菩提心就是大智慧、大慈悲、大愿力相結合的心,融合無礙的心。是大慈悲,不是小慈悲。⑵位中菩薩。指等覺菩薩,就是等覺的普賢。所以普賢菩薩可以示現為因地,只發了普賢的愿;可以示現為位中菩薩,和等覺菩薩只差一位,就是佛位了。等覺之上是妙覺,妙覺就是佛了。等覺菩薩只有一分的生相無明還沒有破,就差這一點點,這一點破了就是佛。⑶位后普賢。已經成了佛之后的普賢。因他得了佛果,還不舍因地之所行,所以稱為位后。《清涼疏》說:“果無不窮曰普,不舍因地曰賢。”一切果位沒有不窮盡的,佛位也窮盡了,這就叫做普。他已經成了佛,還不舍因地做菩薩時的行愿,還在普度眾生,所以叫做賢。這是位后普賢的涵義。至于《會疏》說:“體遍法界,故曰普(妙體遍于法界就叫做普);位鄰極圣,故曰賢(所證的果位靠近了極圣——佛,所以叫做賢)。”這正是等覺菩薩的妙位。他的覺位鄰近于登峰造極的圣果,所以這是位中的普賢(會中旳賢護正士就是等覺菩薩)。普賢菩薩在法會圣眾中位列上首,德為眾尊,位超一生補處(彌勒)與等覺菩薩,可見是位后普賢,早圓妙果,為了盡速圓滿導歸極樂本愿,所以示現菩薩身助佛教化。


      普賢、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士,就好像極樂世界的觀音、勢至一樣,是釋迦牟尼佛會中的上首,在華嚴會中也是毗盧遮那的上首。在《四十華嚴經》說:“一切如來有長子,彼名號曰普賢尊。”一切如來有一個最大的兒子,他的名字叫普賢。這是什么意思?因為古人重視長子,正常情況國家的皇位都是由國王的長子繼承的——先主嘛,長子當太子。如來有長子,這是一切如來的繼承人,就是普賢。可見普賢正是如來法身之所流現,化身為等覺大士,來演暢圣教。如果從密教來看,普賢大士就是密教的初祖金剛薩埵。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手菩薩摩訶薩。在《圣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》說:“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,是故名普賢。”所以金剛手就是普賢,是法身大士。又《五秘薩訣》說:金剛薩埵者,就是普賢大菩薩的異名,也叫做一切如來長子,也叫做大阿阇黎。本經中將普賢大士列為上首,是顯密凈不二。剛才說了“禪凈不二”,這顯了“密凈不二”,念佛號就是念咒,大家都輕視念佛號而想去念咒。《金剛經》說:“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。”只要能信得及。所以禪宗說:一徑草可以當丈六金身用,丈六金身當一徑草用。實際上許多問題都是仁者妄生分別。先師夏老居士說:“凈土宗就是密教顯說。”密教公開了就是凈土宗。藏密的最古是紅教,蓮花生大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,所以紅教尤其尊重阿彌陀佛,勸大家生極樂世界。


      “文殊師利菩薩”。文殊翻為曼殊室利,也翻妙首、妙吉祥、妙德,是諸佛之師。釋迦牟尼佛在《放缽經》說:“我今得佛,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(釋迦牟尼佛成了佛,是由于文殊師利的恩惠)。過去無央數諸佛(過去說不清那么多的佛)皆是文殊師利弟子,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(未來的一切佛也是文殊菩薩的威力加持所成就)。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,文殊者,佛道中父母也。”極贊文殊大士是一切佛出生之處。《心地觀經》說:“三世覺母妙吉祥。”三世諸佛覺悟的母親,就是妙吉祥,就是文殊菩薩。《法華·嘉祥疏》說:“文殊,此云妙德,以了了(明明了了)見佛性故。”為什么稱為妙德?疏文真是一語道破,由于明明了了見自佛性故,于是涅槃三德全部圓證,如來妙果攝盡無余,所以說“德無不圓,果無不盡,稱妙德也。”無邊至德、無上圣果,只由于了了見佛性,一齊圓滿,所以名為妙首、妙吉祥、妙德,實在是眾妙之中的最妙。所以禪宗說,悟了就是佛,不悟就是眾生,中間沒有過程。日《會疏》說:“具三德秘藏,神化不思議,故名妙德。”涅槃三德:法身德、般若德、解脫德。三德的秘藏,而神化不可思議,所以稱為“妙德”。妙吉祥者,幽溪大師《圓中鈔》說:“微妙三德,同佛所證,故亦云妙吉祥。……惑業苦三,有少分在,皆未吉祥。位居究竟,三德圓彰,故又號妙吉祥也。”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。在咱們世界是文殊,常常示現在五臺,實際遍一切處。他在北方的常喜國成佛,叫做寶積如來。過去是龍種尊王如來,將來成佛叫普見如來。所以文殊乃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三世都是成佛的人。現在示現在大會之中,大士是大智宏深,表示凈土法門唯有大智才能信入。《阿彌陀經》說凈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。“一切世間”里包括一切世界六道、聲聞、圓覺、菩薩這九種。清凈的信心正是來自殊勝的智慧。又妙德者,了了見佛性故,今鄰普賢位列上首,正表示禪凈不二之旨。


      “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,皆來集會”。彌勒是姓,可以翻為慈氏;名字叫阿逸多,翻成無能勝。合說就是慈無能勝。《彌陀疏鈔》里講,因為彌勒菩薩在母親胎中就有慈心,所以他們這一族都叫做慈氏。又過去生中遇見大慈如來,他也發愿,愿意跟他一樣的名號,于是就得了慈心三昧。再有,在他當婆羅門時候,他號稱一切智,在八千歲里頭修習慈行。又在弗沙佛的時候,跟釋迦牟尼佛一塊發菩提心,修習慈定。《思益經》說慈氏,“眾生見者,即得慈心三昧。”《悲華經》說:彌勒“發愿于刀兵劫中,擁護眾生。”

    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ww9997dd.com/post/286.html

    轉載聲明:本站發布文章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!

    上一篇   下一篇

    相關文章

    請發表您的評論

    丁香婷婷影音先锋5566,麻豆主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,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久久,国产免费午夜高清
  • <nav id="4cemw"><acronym id="4cemw"></acronym></nav>
  • <acronym id="4cemw"><cite id="4cemw"></cite></acronym>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欧美日韩一道本| 四虎麻豆国产精品|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|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| 一级毛片视频播放| 国产麻豆精品原创|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| 日本高清天码一区在线播放|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|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| a在线免费观看视频|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| 扒下老师的黑色丝袜桶她| 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|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| 中文字幕25页| 青青青手机视频| 最近中文字幕mv手机免费高清 |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| 黄页网站在线播放|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五月蜜桃| 好吊操视频在线观看|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|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| bbbbbbbw日本| 欧美日韩在线影院| 外国毛片在线观看| 免费看黄的网站在线看|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| 疯狂做受xxxx高潮不断| 成人免费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| 国产传媒在线播放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| 被公侵犯肉体中文字幕| 日本一道一区二区免费看 |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在线观看| 一级片免费网址| 污污视频在线观看免费| 夜色邦合成福利网站|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| 韩国二级毛片免费播放|